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进军,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多措并举、主动作为,给广大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中国信息协会决定于2022年5月至12月举办第十六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原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以下简称“iCAN大赛”)是一个无固定限制、鼓励原始创新的赛事。自发起至今,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爱。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iCAN秉承“自信、坚持、梦想”的精神,发现和培养高校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优秀青年人才,激发勇于创新的活力。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二、大赛内容
(一)创新赛道。以团队自主完成的创新项目为主,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展示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创业赛道。要求团队使用自主完成的创新项目注册公司,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充分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三)挑战赛道。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设计相关实战创新赛题,团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项目,激发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提升实战技能,带动就业创业。实战创新项目命题方案另行发布。
三、组织单位
(一)主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
(二)承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艾肯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江苏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
(三)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大学、山东大学
四、组织架构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办、承办等单位的领导同志组成。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行业专家、知名学者、投资人和企业家等组成。
大赛设立监督委员会,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分赛区组委会由本赛区承办单位联合赛区内其他院校成立,开展本赛区初赛和复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工作。
五、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需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在智慧家庭、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穿戴、智能制造、智慧文娱等各领域的创新融合。
(二)参赛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
(三)参赛项目均需在大赛官网(g-ican.com)提交报名材料(含选手身份信息、项目计划书等相关资料)。
六、比赛赛制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分赛区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创业赛道和挑战赛道)。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分赛区复赛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负责组织,具备条件的承办单位每年须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全国总决赛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
由全国总决赛评选出最优的团队,将推荐参加相应国际比赛。
大赛共产生50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其中创新赛道入围450个项目,创业赛道入围50个项目,挑战赛道入围项目数量另行发布。
七、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作品制作(5—7月份)
所有参赛团队统一通过大赛官网(g-ican.com)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2年5月10日至7月31日。
(二)训练营(7—8月份)
针对创新方法、项目管理、技术能力、路演表达、评审要点等进行培训。
(三)校内初赛(8月份)
各参赛高校可根据报名数量自行决定校内赛的举办,组委会进行指导工作,选拔优秀项目晋级分赛区比赛,其中,单个高校晋级分赛区的团队数量不得高于50支。
(四)分赛区选拔赛(9月份)
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积极组织分赛区比赛,视疫情情况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比赛评审工作,择优推荐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五)全国总决赛(11月份)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总决赛的项目进行初选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在总决赛比赛期间同时举办开闭幕式、创新作品展、人才招聘会、投融资对接、颁奖典礼等交流展示活动。
八、奖项设置
网络报名截止后,组委会根据各分赛区的实际报名情况,设定各分赛区晋级总决赛的配额。总决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等奖项,并授予相应证书。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崔老师
联系电话:010-57288205
电子邮箱:contest@ican-x.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邮 编:100871
十、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董老师
联系电话:15011245091(微信同号);010-56018141
电子邮箱:zgxxxhjyfh@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410
邮 编:100053
附件:第十六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道要求
江苏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
2022年5月5日